更新时间:2023-04-10 19:10:56
艾滋病早期口腔不会有特殊表现,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口腔容易发生真菌感染等疾病。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,可大致分为急性期、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3个阶段。随疾病发展口腔出现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、口腔毛状黏膜白斑、口腔卡波西肉瘤、牙龈炎和牙周炎、口腔疱疹等。
1.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:患者口腔内可出现多处片状红斑或白斑,可伴有吞咽困难、疼痛、烧灼感等。
2.口腔毛状黏膜白斑:好发于双侧舌缘、舌腹、舌背和口底,颊、腭等部位也可受累,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白色斑块,微隆起,界限模糊,范围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,病损有时呈皱褶状或增生成毛毯状。
3.口腔卡波西肉瘤:可单发或多发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,以硬、软腭,牙龈为最常见,表现为紫红色大小不一的斑片或扁平高起的包块,有时可出现疼痛。
4.牙龈炎、牙周炎:牙龈炎波及游离龈、龈乳头和附着龈,牙龈呈现紫红色肿胀,增生肥大可覆盖牙面;游离龈缘新月形红线纹及附着龈点状红斑,为其特征性改变;早期龈乳头坏死、溃疡、疼痛;牙周附着及牙槽骨迅速破坏,并累及全口牙;牙周脓肿反复发作。
5.口腔疱疹:在口腔黏膜上出现伴有小水疱形成的疼痛性病变,可能为单纯性疱疹病毒或柯萨奇A病毒引起。
建议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。